English

灿烂金秋 闻香识书

2000-11-09 来源:光明日报 王磊 我有话说

秋季是收获,也是品尝,书界概莫能外。

于是,这两个月累坏了出版人,也忙坏了读书人。先有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开场,后有全国书市的结尾,中间又穿插“北京图书节”及“十·一”各种图书展销,再配以《经济学》作者斯蒂格利茨来华,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抵京,茅盾文学奖的颁发等等,一派热闹与繁荣。而当灿烂的金秋即将逝去,飘溢的书香还未淡出之时,于闻香识书的惬意之中,我们不难发现近来书情的一些变化。

变化之一:“包装”学术,重铸经典

也许是学术著作的原创出版维艰,多数出版社都在出版学术译著上下功夫,造品牌。《剑桥插图考古史》的出版,不仅为原本专业学者才关注的“考古学”增加了众多的“爱好者”,也为学术图书市场开辟了新的领域。学术内容丰富了,好看了,也就多了一些市场份额。所以《历史研究》(修订插图本)上市后,很快在一些书店进入销售排行,便不足为奇了。这当然应感激本书的作者阿诺德·汤因比。是他将原来12卷的煌煌巨著缩略改写为这一普及本,该书既“保留支撑其论点的大量历史例证,精选500多幅插图,23张地图与图表,佐证其论述,丰富其内容”,又增加了原12卷中没有的、作者晚年的定论。应该说这是重铸经典的范例。

与原书原图的“拿来主义”作法相比较,国内图书中的一些“插图珍藏本”,实际早已开始了“包装”学术的尝试。从《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》和《罗丹艺术论》、《艺术哲学》和《美的历程》等,都产生了可观的效益。但这种成功的尝试并不具备普遍性,以图配文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学术名著。如果牵强而为,只能适得其反。

其实,重铸经典完全可以因书而异。三联书店近期将钱穆的史学专著《中国史学名著》以新版本重新推出,冠以“钱穆作品系列”,马上成为热门书。而《维新旧梦录》是将龚自珍、林则徐、俞樾等人的旧章,及王韬的《变法自强》、郑观应的《西学》等经典合编一处,以“戊戌前百年的中国‘自改革’运动”为副题出版,也是重铸经典的一种做法。

变化之二:让经济理论贴近大众

尽管斯蒂格利茨的《经济学》已被视为畅销书,并被解释为具有“通俗性”,但对于经济专业以外的大众而言,肯定不会爱不释手地捧读。所以当看到张智翔、向洪的《假日经济:全球新兴的休息革命》以及保健云、徐梅合著的《会展经济:一种蕴藏无限商机的新兴经济》时,有了一种即刻翻阅的欲望。而且,读起来没有一点障碍。这两本著作当属大众经济学的范畴。随后发现,三联书店新近出版的经济学家梁小民的小册子《微观经济学纵横谈》,经济学家王跃生的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——新制度经济学漫话》已明确标出“大众经济学丛书”。果然,读起来爱不释手,这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中的一些文章有同样的感觉。大专家写小文章,历来被提倡。但也经常发现,一些专家在讲座中风趣、通俗、易懂,而在撰著中却要摆出一副学术的“面孔”。

我以为,经济学家的职责主要是两项,一是研究经济,一是普及经济。而在经济社会中,普及往往比研究还重要。一本《富爸爸、穷爸爸》之所以畅销,是因为这个“爸爸”能给孩子普及经济知识,从小注意提高孩子的“财商”。这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是不会找到的。相比较而言,在经济类图书中,有关网络经济的书,要相对通俗一些。诸如《网上商务——美国英特尔电子商务实例》等书,注重的就是实用。经济专家汪丁丁新近出版的《自由人的自由联合》一书,是对网络经济的通俗解答。而他另两本新书《直面现象——经济学家的实然世界》与《走向边缘——经济学家的人文意识》,则需要相关知识的储备才能读之有趣。由此可见,经济图书领域还是有相当大的开拓空间。

变化之三:形式多样的人物传记

在图书市场中,人物传记类读物一直有卖点。虽然此类书取决于什么人与什么事,但如何记述或表现这些人或事,成为这类出版选题竞争市场的重要因素。所以在市场上热卖的人物传记,总有其符合的表现其人其事的形式。《傅雷别传》的作者是一个将自己的命运与傅译作品联系在一起的人。他以此贴近傅雷,感悟傅雷,也引领读者从另一个视角去认识傅雷。《白石老人自述》将人与画完全结合,从品味艺术到体味大师,直至感受老人的心灵。

当然,热卖的人物传记中也有阅之轻松,增长见识之作,曾被专家举荐的《柏辽兹回忆录》终于有了中译本,陈丹青自述的《纽约琐记》、《一首未唱完的歌——献给切·格瓦拉》、以及海因里希·格姆科夫等人的《马克思传》、《恩格斯传》等都有可读的卖点。看来,人物传记读物对于出版者来说,仍是“唱不完的歌”。

变化之四:以书当刊,书刊合一

近一段时间,在图书市场中一种被称作“杂志书”的读物越来越走俏。这种被国外称作“mook”的读物形式早已有之,而我国出版业是从90年代末以《老照片》为由头逐渐兴起的,发展势头颇为强劲。这一现象出现的本身印证了当代出版业已日益成为社会媒体,同报刊一样,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一种需求,并有可能成为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。《万象》的热卖,《经济学家茶座》的叫好,《今日先锋》的引人关注,《成长》与《唯美》的出道,《思想文综》的定位都令人大开眼界,或许一种新的出版理念将会由此产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